第四十七章 鸡和蛋-《聊斋游记》


    第(2/3)页

    来来往往也有不少人驻足,只是看了一眼便没有了太多的兴趣,它们是古物不假,只是全都破碎了,那就是垃圾破烂,再无丁点价值。

    祝英台也不由摇头说道:“虽都是前朝的,但这太破碎了,根本不值钱,丢给人都不会要。”

    这话一出,那妇人顿时露出哀愁的神色,这俊美少年说的话实在是太一针见血、毫不留情了。

    这都从田里挖出来的古物,起先欣喜若狂,私以为发大财了,后来发现却是一文不值,却不甘心,来到这庙会夜市贩卖,希望有个冤大头。可已过去了这么长时间,冤大头却一个也没有,自有些心灰意冷。

    现在又听着这话,顿时一阵不爽,道:“不买的话,就不要妨碍老朽做生意。快些离开。”

    柳凭笑着说道:“杰之你说的不错,只是还有些有趣的东西。”

    说着蹲下身子,将那摊上半块古印拿在手中掂量了一下,问道:“这多少钱?”

    “五两银子!”那妇人想了想,便张口贪心说着,简直在吃人。

    柳凭笑道:“也只有我这冤大头会买了。”

    说完掏出五两银子递给了这农妇,然后转身就走。

    那农妇看着手中的银子,不敢相信,瞪大双眼,惊疑不定的说着:“这是……怎么回事?卖出去了?!”

    过了一会,连忙抬头,看着那二个秀才离去的背影,心中突一阵空落落,仿佛失去了一件极其重要的东西,不过很快,便被得到这五两银子的喜悦冲去了,不再多想,再次吆喝起来。多卖出去几件就好了!

    祝英台在后面走着,不多时二人来到一座桥上,终于忍不住抱怨道:“奉常啊奉常,你可真是个冤大头,就算真喜欢,讨价还价,最多五十文银子便能买来,你却花了百倍价钱。”

    柳凭却笑道:“我愿意做这冤大头。”

    祝英台有些疑惑的问着:“那印记有什么来头吗?”

    “我不知道,只是觉得这古印应很是珍贵……对了,杰之,你相信因果吗?”

    “信。”

    “我买这古印,若讨价还价,这古印,因为因果,那老妇恐怕会拒绝贩出,到时就算出三十两银子也绝不会卖。”

    柳凭从怀里摸出那块古印,它在月光下泛着褐色的光泽,很是古老神秘,下面写着歪歪曲曲的古字,应该是镇山河三字。

    “可是,当我一口买下后,便绝了所有因果,这古印,立刻就属于我了。”

    “这是哪门子因果?”祝英台有些不理解问着:“我可从来没听说过。”

    柳凭笑道:“这便是道教的‘因果’!”

    因果二字源于佛教,谓因缘和果报。而道教,有的却是气运命格的说法,倒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说话间,下面驶来一艘画舫,上面有学子招呼着:“柳兄!祝兄!不想在此巧遇到你二人,还不快快上船来?”

    这竟是一土豪同学包了一条画舫游玩了,细细看去,随行的也有不少眼熟的,其中赫然有着鲁亮。

    盛情难却,二人上船,里面空间不小,装饰很是豪华,软和的地毯,精致家具,空气中飘着淡淡的香味,旁边有着无数烛火,将整个房间照的如同白昼。一张圆桌旁,十几个学子欢聚一堂,把酒言欢着。

    “不想竟能偶遇祝兄和柳兄!”学子们纷纷站了起来,笑着说道。

    随后入座,谈天论地起来,旁边还有着漂亮女子弹奏着古筝琵琶,时不时来敬酒,若那个学子有看上的,甚至能和其一起去里面的房间胡来。这便是土豪的腐败生活了。

    鲁亮站起,看着旁边的柳凭,突冷笑一声,道:“这二人可是大才子,诸位有意见不?”

    听了这话,众人起哄:“无意见!无意见!”

    这让柳凭很是郁闷,这鲁亮还针对着自己呢?

    祝英台连忙在旁边摆手道:“我哪里算是大才子?鲁兄谬赞了。”

    鲁亮道:“怎么可能是谬赞?祝兄,你这是太谦虚了!对了,方才我等正在讨论一个题目,都没有得出答案,可否请教一番?”

    还未等柳凭与祝英台答应,那鲁亮便直接道:“题目便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呵,当然二位可能还未听懂,我且说一遍,鸡大生蛋,蛋破生鸡,可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呢?若先有鸡,那这鸡是从哪里来的?若先有蛋,那这蛋是从哪里来的?一直苦恼不已,没有答案,早就听闻柳兄奇才无双,想必定然能给个答案。”

    听了这题目,祝英台在旁边秀眉紧蹙,静静思考着,鸡大生蛋,蛋破生鸡,可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呢?这似是个死循环,所以不管怎么想都没有办法想出答案,不由郁闷不已。下意识将目光投向柳凭,见他表情有些复杂,似是知道些什么,忙问着:“奉常你知道吗?”

    “我怎可能知道?”柳凭摇了摇头,他表情复杂的真相,只是因为非常蛋疼而已。

    他万万没有想到这鲁亮竟搬出了一个哲学题。

    “柳兄怎可能不知?”鲁亮在旁边不敢相信的问着,这找茬已经非常明显了,“你这等奇才,应有自己的见解吧?何不说出一二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