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傅友德的大考-《大明公务员》


    第(3/3)页

    让南京一些人知道,不是我不能打,而今局面有了变化,我的请求你们没有答应。

    云云。

    傅友德说的也是事实,一些人嘴上攻击傅友德,但是内心也承认傅友德所面临的困境是真的。

    攻击傅友德是为了瓜分傅友德派系的政治利益,与内心承认傅友德在军事上的见解并不冲突。但是这些人固然想从傅友德身上死死的咬下一块肉。但是并没有想过真正的拿下傅友德。

    原因很简单。拿下傅友德换谁去?

    这是一个大问题。

    在大明所有帅才之中,傅友德算是顶尖了。或许徐达在傅友德之上,但是徐达不肯出马的情况下,能代替傅友德的也只有冯胜了。而冯胜也没有出马的想法。

    而其他人就能比傅友德更好吗?

    或许有相当一部分资历高的将领,觉得自己不在傅友德之下,但是这并不是天下人的共识。

    而今北线的战局,傅友德自然该处罚。但是代替傅友德的人却是没有的。不是谁都有何夕这样大魄力提拔年轻将领的。当然了,即便是何夕用叶沈的时候,他也要亲自压阵才放心的。

    「这或许是一次机会。」傅友德心中暗道。

    是个机会。

    傅友德的心思早就从之前那一场大败上收回来的,毕竟或许对有些将领来说,之前的战事,是他终身难忘的。但是傅友德打过太多的战事了。他早已习惯了迅速从上一场大战之中抽离出来,将心思投入到下一场大战之中。

    而下一场大战要胜利该怎么做?

    首先是军事改革。而今北军能做到的。南军也必须做到。其次是武器方面决计不能落后,不敢说超越北军,但是北军有的南军一定要有。

    这种改革,傅友德自然是知道触犯了很多的利益。

    之前是断然不可能的。

    而今却未必了。

    因为这一场大败影响太大了。南京方面所有人,包括朱允炆来说,他们都

    不想有第二次这样的战事了。毕竟,从黄河到长江,固然很远。但这样的战事,败上三次,也就到了长江边上了。

    而南京就在长江南边。

    这甚至影响到了南京政权的生死存亡,如此危机感之下,傅友德的改革方案才有可能推行。

    所以这个机会,傅友德一定要抓住。

    这是前线将士用性命换来的转机。也是傅友德的一场大考。大考过了。南军才有与北京对峙下去的可能,过不去。

    这一场南北之争,就进入倒计时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