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有芒-《都市鉴宝师》


    第(2/3)页

    而且,周夏已经通过考古鉴定系统,证明,这确实是北宋时期的定窑作品。

    他现在,只需要看它的其他品质如何。

    除了划痕外,这件定窑白瓷大碗的表面,还有些细小的痕迹。这也是定窑的一个重要特征,一般称之为竹丝痕。

    这竹丝痕,其实并不是竹丝刷出来的,而是转动不平稳,给瓷器修刀的是,留下来的。因为那时候用的木头车,不够精密,很容易就会给瓷器上留下永久的时代痕迹。

    至于之前赵祥波还提及过的,这件瓷器,白釉没有被划伤或者遮掩的地方,看上去比较亮眼。

    这点周夏也并不在意,反而,这种比较亮丽的色彩,才是定窑精品的见证。

    像现在的仿定窑,因为表面的白釉不够致密,不能达到宋代的那种程度。所以,看上去就会比较黯淡。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古代定窑真品的表面,形成了类似玻璃的致密釉面,看上去比较水汪汪的,也不容易被腐蚀。要是不怕事的话,也可以用硝酸来做鉴定,如果表面没被硝酸所腐蚀的,一定是真品。

    这些鉴定的技巧,周夏懂,赵祥波和徐耀辉两个老行家更加不会不懂。

    然后,周夏又翻看这只碗的底足,并没有官字款。

    这也不能说明,只要是上品就好,据考证,定窑精品送入宫中供皇宫使用的官窑,也不都是刻官字款的。

    用手摸了摸底足,感觉有些不平,放在平面桌子上,还能感觉得到,这只碗并不算特别工整,甚至,有些不走形。

    这个,也正是定窑真品的最大特征之一,那时候的工匠水平,不像现在机械拉坯,规格工整,有些误差也在所难免。

    而且,周夏当时在买的时候,也上手掂量了一下这只大碗,感觉重量适中。

    同比先前摊位的其他定窑仿品,比重要重上一点。

    周夏仔细看过后,又仔细分析了那上面大煞风景的划痕,并问赵祥波,“赵老爷子,像这样的划痕,你找的高手,应该是可以修复,而不会影响整体的效果吧!”

    赵祥波笑道,“这你就放心好了,虽然并不容易,但还是完全可以做到,你只需要准备好钞票就行。对了,这件定窑瓷器,你修复之后,是打算自己收藏还是怎样?”

    周夏回答说,“暂时还没出手的打算,怎么着,这也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定窑的作品。”

    “品相可不完美。”赵祥波故意道。

    “我追求的就是不完美中的完美。”周夏呵呵笑道,不管怎样,他都打算看看修复之后的效果再说。

    以现在这样子的情况,他根本没收藏的。

    同时,周夏也清楚,经历了这么上千年,能够完整保存下来的瓷器毕竟还是太少了。很多瓷器,都有暗伤。

    不管是拍卖会上拍卖的,还是博物馆里展出的瓷器,很多都经过修复。就是为了美观,有更好的卖相,看着也让人赏心悦目。

    就拿这件定窑作品来说吧!如果就现在的模样,大部分人看了都会觉得痛心疾首,毕竟,大家都想看到精美的东西。

    徐耀辉看周夏做完了鉴定,也就毛遂自荐,让周夏把这件瓷器,交给他,马上就去清洗。他的理由也很充分,“不是我说,这件瓷器经过清洗,再修复之后,绝对可以吸引人注意的焦点。像这样子,没有泪痕的定窑老瓷器,还是相当少见的。”

    “我自己亲自动手才对。”周夏回答说。

    徐耀辉笑道,“没那必要,这瓷器比较滑,我都不知道清洗了多少瓷器,做这些熟练得很,很快就好。”

    “那就麻烦徐叔叔了!”周夏也就不跟他客气。

    “还跟我说这些就太见外了!那你们先在店里随便看看,我去清洗干净之后就拿出来。” 徐耀辉说完,就拿着瓷器去后堂清洗,他收来的瓷器很多也都很脏,都是需要自己做清洗工作的。

    赵祥波也笑,“倒是让周夏这小子偷懒了,上次买的西周分裆鼎,我还没完全清洗干净呢!运气好u不说,命也这么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