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 归去(七)-《理想年代》
第(3/3)页
此次武昌红楼军政府导演的祭天誓师大典,不止吸引武昌老百姓前来观礼,还吸引了不少的国际友人,这是黎元洪,汤化龙等所料不及的变数。
英国《大陆报》的著名记者埃温德•丹格尔亲自前来采访,还有美国驻汉口领事汤姆,和英国驻汉口领事葛福亦前来观礼。
这些洋人也是没有办法,汉口华洋关系紧张的像是火药桶。葛福虽然已经催请朱尔典,保袁世凯出山收拾李想。可是远水救不了近火,汉口租界的事情,袁世凯一时半会还够不着。他们想和李想摊牌,可李想又不在汉口,好像故意避着他们似的。
如今汉口的局势愈演愈烈,心中焦虑的洋大人们就想到了,频频向汉口租界各领事馆示好的武昌革命军政府。汉口各国领事遂推葛福与汤姆,现去武昌探探路。看看武昌革命军政府对租界的确实态度,是否可有缓和的余地。如果好商量,就帮助武昌革命军政府插足汉口,赶走李想,即可暂时稳住汉口局势。
恰巧听闻武昌革命军政府要举行祭天誓师大典,为此葛福约汤姆一道前来,葛福还顺便带上正在汉口采访的英国《大陆报》的著名记者埃温德•丹格尔。埃温德•丹格尔一听说什么祭天誓师大典,对中国文化稍有了解的他,立刻意识到这不就像是皇帝的登记大典一样,属于中国历史的关键时刻,为了这一宝贵的新闻价值,他满口答应了。
“诸位是贵宾,请上座。事起仓促,招待不周,还望海涵。”熟悉外交的汤化龙亲自招待,特为诸位洋大人在祭坛前排设立贵宾座,并派卫兵给黎元洪带个信,洋大人来了。
“那里,那里。”葛福拱手抱拳,这里最精通中国文化的葛福代同伴们答道。汤化龙的招待其实非常的周到,桌椅般上,为照顾洋人习惯,还罩上一层雪白的桌布。不到片刻,君山毛尖,巴西咖啡都泡了上来。桌上干果堆尖,有传统的中式果品,糕点,也有不少西式点心,反正样样精致。
三位洋大人非常满意的点点头,享受着汤化龙的殷勤招待,他们似乎又找回了在中国人面前至高无上的地位。对比起汉口狂妄至极的李想,武昌革命军政府还是值得他们洋大人支持的。嗯,暂时的支持。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