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谦恭-《理想年代》
第(2/3)页
在南北的议和谈判中,袁世凯一直反对实行共和,坚决主张君主立宪。他曾在致梁鼎芬的一封信中,表示了自己对清室的耿耿忠心,说“决不辜负孤儿寡妇”,在他刚到北京不久,发布准许百姓自由剪辫的上谕的那天,在散朝外出路上,世续指着自己脑后的辫子笑着问道:“大哥,您对这个打算怎么办?”他还肃然回答:“大哥您放心,我还很爱惜他,总要设法保全它!”因此一些对袁世凯表示不信任的人很为高兴,说:“袁宫保决不会当曹操!”
民清双方的谈判,达成了把国体问题交临时国会表决的原则协议,国会的成员、时间和地点问题,则因清方的坚持而未决。正争执中,南京成立了临时政府,选了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第二天,袁世凯忽然撤去唐绍仪代表的资格,改由他自己直接和民军代表用电报交涉
唐绍仪请辞北方代表之后,南北之间,围绕着停战撤兵、国民会议和临时政府三个问题,伍廷芳和袁世凯展开报战,你来我往,争辩十分激烈。
夜深人静的锡拉胡同,袁宅厚重的大门忽然打开,透出里面的光亮,在漆黑的小胡同里看得分外清晰,袁世凯亲自送一个黄带子王爷出来,礼貌之恭,应酬之切,为自来所未有。
今日来袁宅一探的是恭王府的小王爷溥伟,只听他临走之前还在那里说:“以程德全、汤寿潜、伍廷芳等,世受国恩,身膺重寄,乃甘心背叛朝廷,不加诛讨,反与之议和;且各疆臣中或死或逃或叛,凡出缺者,概不简补,宁非千古大变欤?”
溥伟说话从来都是这样,因为年纪轻轻就袭了王爵,颇有些志大才疏,少不更事。他袭爵时,李鸿章还在位,每相遇时总是大呼“少荃”,因此有一天李便板着脸对溥伟说:“令祖老恭王在日,承他老人家爱护,总称呼我老中堂,小王爷大概不知道!”他这样的个性,以致和宗室亲贵都处得不太好。
所谓王莽谦恭未篡时,袁世凯此时也谦恭至极地回道:“世凯受国厚恩,一定主持君主立宪。惟南方兵力强盛,人心尽去,我处兵弱饷缺,军械不足奈何?”接着又长叹低言道:“向使王爷秉政,决不致坏到如此。”
听袁世凯无以为继诉苦,溥伟再怎么草包也当知道袁世凯之必叛!
“项城,我还是希望你不要学程德全、汤寿潜、伍廷芳等!”溥伟说罢,在老管家的搀扶下钻进马车,扬长而去。
看着马车深入胡同黑暗里,袁世凯的脸色瞬间阴沉下去,转身往里疾走,甩下一句硬棒棒的话:“关门!”
袁克定追着老爹的屁股后面说道:“自从姜桂题、冯国璋等发表联名通电,拥护君主立宪,反对共和政体。宗室们的心思又活了起来,听说良弼谋划组建宗社党。”
袁世凯有洋人的支持,在民军方面的朋友也多到可以左右民军行动的程度。那些由原先的立宪党人变成的革命党人,已经明白袁世凯是他们的希望;这种希望后来又传染给某些天真的共和主义者。因此在民军方面做出了这个决议:只要袁赞成共和,共和很快就可以成功;只要袁肯干,可以请袁做第一任大总统。这正符合了袁的理想,何况引退的摄政王周围,还有一个始终敌对的宗室势力,无论他打胜了革命党还是败给革命党,这个势力都不饶他,鸟尽弓藏,爱新觉罗家向来如此。他决定接受这个条件,但对清室的处置,还费考虑。
袁世凯沉着地说道:“放心,老子有法子治他们!”
袁世凯初以为南方易与,颇侧南方,及南方选举总统后,恍然南北终是两家,不愿南方势力增长,如国民大会成立,将终为其挟持,不能摆脱。乃决计专对清室着手,首先胁迫亲贵王公,进而胁迫清帝,又进而恫吓太后,并忖度其心理,诱饵之以优待条件,达到自行颁布退位,以全权组织临时政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