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逆势上扬-《理想年代》


    第(2/3)页

    马家西军士兵凶悍顽强。除武器比较差,不如北洋军,但马家西军的内聚力和士兵的战斗精神弥补了装备上的缺陷,因此在战场上屡屡获胜,打陕西哥老会的革命军充分说明了这一点。马家西军士兵在战斗中敢于和善于近战格斗,其利器就是马刀。此外,马家西军士兵后面亦有严酷的督战队督战。

    整条咸阳的战线上到处都燃烧着激烈的厮杀,双方士兵短兵相接,喊杀声连天。到处都是冲天地火光和震天的喊杀之声。

    在炮火地掩护下,成群地革命军士兵一次次的发起反击,一批批倒下,又一批批冲上去就这样,咸阳城地所有兵力向正面的马家西军压了过去,白刃战使部队的伤亡极大,但这倒也着实压制住了马家西军的进攻。

    “马克沁机枪,给我顶上去!”站在一条沟渠旁的林铁长大叫到。他已经不是第一次顶上战线,虽然作为一师之长,他完全可以不用来到一线,但是靠前指挥是鄂州革命军的传统。

    一串子弹纷飞着从耳边嗖嗖而过,到处都是被枪弹扬溅起的灰土。

    马家西军除了武器装备差以外,士兵的战斗意志和战斗精神同北洋军是等同的,很难对付。李想曾经拍电报来说过:要象打北洋军一样打西军,马家西军仍是全国有数的顽敌。

    林铁长今天算是见识了马家西军的彪悍了。西征军正追击升允和崔正午两路,想不到西安城的空虚就被马安良抓住了。对战这些疯狂的西军,若对方火力弱,工事不坚是很难对付马家西军的。陕西哥老会革命军吃亏就是这样,他们火力弱,难以阻挡马家西军的死命冲锋,而且往往是行动迅速的骑兵,最后在白刃格斗中被优势敌人消耗。现在镇守咸阳城鄂州革命军,也有被这样消耗的危险。

    紫禁城,养心殿。

    隆裕召开第一次御前会议,有请皇族王公赴会。醇、庆诸王及蒙古王均到。袁世凯以疾辞,遣赵秉钧、梁士诒为代表。

    同盟会刺客三人,刺袁未中,三人皆殉,袁世凯遂以在丁字街被刺为借口,称病不朝,所有面奏及请旨事件,都托赵秉钩、梁士诒、胡惟德传述。又扬言即将辞职,北京恐有动乱,劝外国人迁入东交民巷,以防意外。从表面看,他好像心灰意懒,将要退出政治舞台,其实这是他采取新攻势之前故意放出来的烟幕,暗中他正和心腹爪牙联络布置,推行共和不**之计划,掀起请愿共和的风潮。

    袁世凯又密奏太后:“人心涣散,如决江河,莫之能御,爵禄已不足以怀,刀兵莫知所畏,似此亿万之所趋,岂一二党人所能煽惑。民军所争者政权,而非君位,所欲者共和,而非宗社。我皇太后皇上,何忍久庙之震惊,何忍乘舆之出狩?必能俯鉴大事,以顺民心,赞成共和,以免乘舆出狩。”

    袁世凯的大意是,国内人心涣散,朝廷的功名,老百姓不稀罕了。朝廷的大炮,老百姓不害怕了!民国夺的是国家政权,推翻清朝的制度,建立一个共和国,而不是要杀皇族,灭皇室的身家性命。现在,朝廷打不过革命党,顽抗到底,是死路一条。无计可施,无路可退,请皇上退位,顺应民心。

    隆裕太后展开奏折,看完了,放声大哭。

    特别是袁世凯在丁字街遭到革命党人暗杀,险些丧命。一弹可抵百万兵,这一刺杀,让皇族上下极为恐慌,革命党在北京城已经横行无阻了!同时也让隆裕觉着,袁世凯还是忠于满廷的,没有出卖他们,不然革命党人为什么要刺杀他?

    隆裕太后带着这样的想法,看着鱼惯入养心殿的群臣按班站定,抱着小皇帝,容色凄凉,擦着未干的眼泪问道:“你们看是怎么个了好?”

    隆裕太后完全给袁世凯吓昏了,这样连忙召集御前会议,把宗室亲贵叫来就是要问个主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