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7疑云(下)-《理想年代》


    第(3/3)页

    “少在这里危言耸听!”李烈钧气得直哆嗦,林动话声刚落,他就拍起桌子。武昌修正派的人个个都是这样目中无人的跋扈。他在这里都被欺负死了,孙中山要是去了武昌,那这种委屈怎么受得了?李烈钧指着林动的鼻子说道:“你这是经验主义。没有尝试过,怎么能未卜先知呢?”

    林虎咳嗽一下,觉得该说句公道话,缓和一下僵硬的气氛:“我支持林动同志的观点,建议东京总部听听方面军的意见。”

    李烈钧差点没气晕,他带来的人怎么也胳膊肘往外拐?

    林虎比李烈钧先回江西,情况了解的多一些,所以,对实际情况有点认识。

    林动说道:“李大帅多次强调:革命军在根据地作战,一有人民支持,二有熟悉的地形。这两大优势加上集中兵力,才可能打胜仗。”

    林动一说话,底下将领就眉飞色舞起来。特别是提到“李大帅”三个子的时候,好像有一直魔力,指引他们百战百胜,一个个那叫一个兴奋!

    李烈钧算是看出来了,这次召开扩大会议,专门讨论作战问题。会上传达了孙中山的指示,革命军将领们反应平淡,远非登高一呼,应者云集。

    李烈钧根本就不熟悉将领们的心理。在过去的这些年里,孙中山和黄兴的指示,哪一次把革命引入过凯旋门?孙中山就是一个流亡海外的失败政客,黄兴就是一个“四条腿”常败将军。他李烈钧也强不了多少,湖口起义,两个月不到就失败了,今天江西的基业可不是他们领导创建的。

    “这次反围剿作战,革命军必胜。”林动振臂一呼:“参加二次围剿的敌军虽多,但他们地形不熟悉,供给困难,因为第一次“围剿”失败和中原大战的失败,官兵恐惧同我国民革命军作战。而我国民革命军则打了胜仗,士气旺盛,官兵一致,准备充分,地形熟悉。根据地群众仇恨敌人,拥护革命军,能积极配合革命军消灭敌军。有这三大条件,我们就有打破敌人第二次围剿的更大把握。同第一次反围剿作战时,我们更占天时、地利、人和。这样的仗,我们难道打不赢吗?”

    林动的这番话,立即引起了一片掌声。

    接着,李烈钧惊恐的看着国民革命军将领踊跃发言,都坚持主张在李大帅的领导下,打破敌人的第二次围剿。

    永久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