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惊变-《风起明末》
            
            
            
                
    第(2/3)页
    他们虽然不知道塘报之上写了什么,但是洪承畴这般作态,他们此时哪里敢发出任何的声响。
    ……
    “恭迎将军!”
    定军山下营寨辕门之前,陈望率先俯身下拜。
    下一瞬间,跟随在其后的一众军将兵丁也是随着陈望一起拜倒在地,他们的动作划一,犹如劲风吹过的麦田的一般。
    曹文诏勒听了座下的战马,他的目光在陈望的身上停留了些许的时间,而后便向着其身后的一众甲兵看去。
    “你的这些兵,确实练的不错。”
    陈望抬起了头来,同时也站起了身。
    曹文诏此时面带的笑容,神色颇为平和,看起来好像和往昔一般无二。
    但是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却是能够发现曹文诏身上的精气神和往昔比要差得多,比起当初在湫头镇时要疲惫的多。
    这也正常,从湫头镇后曹文诏便一直跟随着洪承畴的麾下,一路上南征北战,转战了数千里之地,与流寇大小交锋近百回有余。
    作为援剿总兵官,不仅要负责地区贼寇的进剿,还需要协调各部各营的兵马,同时还要向洪承畴负责。
    哪一件,都不是容易的事。
    往昔的记忆犹如潮水一般涌来,那是属于原主的记忆。
    明末之时的家丁和将主之间的关系匪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对于手底下的家丁,将主给予他们的待遇基本都是最好的,甚至比起本人还要好上不少。
    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曹文诏都算的上是尽心尽力。
    陈望原本想要说的话梗在了喉中。
    说出口的却是另外的一句话。
    “将军,国事艰难,但是还请务必保重身体……”
    曹文诏微微一怔,眼神缓了些许。
    曹文诏阅人无数,真心实意和虚情假意,他能够分的清楚。
    陈望走上前去,牵住了曹文诏座下战马的马辔。
    曹文诏眼神微凝,没有言语。
    作为亲卫家丁,陈望以前给他牵过一段时间的马。
    但是现在陈望已经做到了镇守副总兵,和他名义上只差了一级,这个时候仍然给他牵马。
    说实话,饶是在官场沉浮多年,见过了形形色色的人,但曹文诏心中还是有些触动。
    陈望牵着马走在前面,他事先并没有想过这么做,这完全是下意识的的行为。
    不过陈望并没有选择放开马辔,而是牵着马一路往中军帐内走去。
    某种意义上而言,没有曹文诏的话,陈望绝对不会有现在的地位的身份。
    在初上任的时候派手底下的家丁暂时帮忙掌管军伍,而后所有禀报上去的军功基本都没有被压下,军械武器也是尽可能的供给。
    后面在犯下了错误之后,也是在曹文诏的提醒之下,陈望才回过了神来,解决好了问题,这才使得仕途没有受到影响。
    没有曹文诏的几次提点,别说镇守副总兵了,原先游击的官职能不能保下来都是两说。
    到了中军帐外,曹文诏还有跟随在其后的一众将校都下了马。
    陈望在里面看到一个熟人——曹鼎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