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章:日月所照-《风起明末》


    第(3/3)页

    “太祖高皇帝建立大明之时,天下久经元末战乱已是满目疮痍,民生凋敝至极,选择休养生息,无疑是一个明智的抉择。”

    “连年战火让中原十室九空,再不与民休息,新生的王朝必将重蹈元朝覆辙。”

    陈望沉下了目光,看向潺潺流动的河水。

    “但是,我们如今的情况,却并非是元末之时的民疲军乏的国家。”

    如今的大明,虽然历经十数年不断的天灾人祸,又饱受战乱疫病的摧残。

    但是现在的大明,比起当初朱元璋初建之时,却仍然要强大的多。

    哪怕是经历了这一连串的打击,大明仍然有上亿的人口,依然是这个世界最雄厚的力量。

    千年的文明积淀仍在血脉中流淌。

    朱元璋建立的明朝,让华夏文化重新根植于这片土地。

    如今他才三十岁,整个中国,即将被纳于他的统治。

    比起当年已过不惑之年的朱元璋,他有着更多的时间去实现自己的抱负。

    当欧洲各国乘着大航海时代的东风扬帆远航之时。

    这片土地更需要的不是固步自封的守成,而是放眼四海的开拓。

    所以。

    陈望不准备重蹈朱元璋的覆辙

    朝鲜半岛与中原仅一江之隔,本来很快就应该纳入版图。

    然而“不征之国“的祖训与文官集团的保守,让这个近在咫尺的疆域始终可望而不可及。

    那些高坐庙堂的文臣,为了维持表面的太平盛世,为了将更多钱粮中饱私囊,不惜不断打压武将,甚至主动放弃疆土。

    从西域到南疆,北原到东荒,大明的版图在百年间不断的萎缩着。

    但是。

    一切。

    都将止于今日。

    朱元璋所需要考虑的一切,都不在陈望所考虑的范畴之内。

    这些问题,也如今也已经不是什么问题。

    陈望握紧了身前的栏杆。

    “这些旧日的藩属们,占据着富饶的土地太久。”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广袤的东方大地,虽然幅员辽阔,可以容纳百川万山。

    但是……

    却容不下第二个政权。

    “收复朝鲜,将会是一个先例,也是我释放给天下万国的信号。”

    陈望的目光向前,越过万千的旗幡。

    吞并朝鲜,将成为一个崭新的开端——一个让万国震颤的先例。

    “我要让天下的万国都知晓,日月所照,霜露所坠,皆为汉土。”

    “我知道,这无疑会在整个天下的万国诸藩之中掀起轩然的大波。”

    陈望微微侧身,以手扶栏,注视着站在身侧的代正霖,也注视着一众站立的靖南军诸将。

    “但……那又如何?”

    这一切陈望都知晓。

    这一切也并不重要。

    江风卷起浪花,拍打着船舷。

    “如今天下的万国。”

    “有谁?”

    “能够挡住我靖南军的兵锋?“

    陈望毫不怀疑。

    也毫不犹豫。

    无论有多少人质疑,无论有多少人会反对。

    都无所谓。

    因为。

    他麾下的兵马,将会为他扫清所有的阻碍。

    让一切反对的声音,全都归于沉寂。

    “一切的伟大之作,都需要牺牲来铸就。”

    陈望缓缓抬起手,仿佛已经触摸到了那片即将归入版图的土地。

    “天下诸万国或许不能理解。”

    “但他们终将,也必须服从……”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