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那些禁军,无一例外,都是陈望麾下靖南军之中的百战锐兵。 陈望此刻,分明就是在等待。 等的就是有人按捺不住,跳将出来驳斥。 谁都明白。 陈望是真的敢杀人。 也根本不会顾及可能掀起的任何风波。 无论朝堂内外掀起多大的风浪,都动摇不了陈望半分根基。 因为他的根基,从来就不在这庙堂之上。 陈望的底气,从来都只源于麾下那数十万带甲之士。 殿内静得可怕,连呼吸声都清晰可辨。 陈望环视满朝噤若寒蝉的文武百官,眼中闪过一丝毫不掩饰的轻蔑。 若是此刻有人敢站出来据理力争,他或许还会高看几分。 然而现实却是,满朝朱紫,竟无一人敢出声反驳。 陈望的心中其实并没有那么多的弯弯道道。 若有人胆敢驳斥,那便杀之。 道理就是如此简单。 这并非是为了杀人立威。 时至今日,他陈望何须再立什么威势? 他确实可以徐徐图之,分化打击,一步一步的执掌整个朝政,将政令慢慢的推下。 但是陈望等不起,也不想等,更不需要等。 强权在手,何须与这些腐儒争辩,朝堂之上这团乱麻,要想慢慢的理清,得花费多少的气力,再让天下的百姓困顿多久? 天下早一日变革,国家便能早一日强盛。 刀兵在前,一切的阴谋诡计,都不过只是虚妄。 他手握重兵,又何须与这些人虚与委蛇? 陈望眸中寒光凛冽,无形的杀气在殿中弥漫开来,令一众官员不寒而栗。 “你们口口声声念着国家大义,为国为民。” “你们口中的国,不是天下百姓的大明,而是单单是指你们这些士绅的国。” “你们口中的民,不是天下的千家万姓,而是单单指着你们这些士绅的民!” 陈望没有丝毫的掩饰。 如今这天下,再没有任何的人胆敢忤逆他。 如今这朝堂之上,也没有任何的规则可以约束他。 虽未开国,但是天下权柄都掌握在他的手中。 昔日的朱元璋,能够掀起大案,杀的朝堂内外血流成河,杀的天下人头滚滚。 他同样也能。 陈望不怕杀人。 他不仅要变法,不仅要改革,还要彻彻底底的改天换地。 反对的人再多也无所谓,全部跳出来才好,免去他一个一个去找的工夫。 无论是数千,还是数万,亦或是数十万,乃至是数百万! 只要胆敢反对。 他都敢杀。 杀他一个太平盛世。 杀他一个朗朗乾坤。 此间流血,总比日后家破人亡,国家受辱,天下沦陷的要好。 史书之上,身后之名。 陈望从未在乎。 再多的骂名,也动摇不点他半点的心志! 看着殿内沉默的文武百官。 陈望的心中清楚。 这些文武百官,现在的屈服,不过只是因为眼前的刀兵而暂时的屈服。 他们很多人,还没有完全的弄清楚眼下的情形。 还以为这大明,仍旧是以前的大明。 还在用惯性的思维去思考。 认为天下无论是改朝换代也好,变法革新也罢。 武臣开疆再多,治理国家,总归是需要他们这些文官。 他们明面之上不敢反抗,但是暗地里必然会百般阻扰新政的推行,曲解新政的意思,挑唆普通百姓来抵抗官府。 但是他们很快就会明白。 他们错的离谱。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