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李弘手背被打出一排红印,讪讪的说:“敌军,终究势大啊!” 那可是五十倍以上的敌军啊,儿难道不能感到害怕吗? 李牧手中竹简再次砸向李弘,恨其不争的怒斥:“孙子曰:顺,不妄喜。逆,不惶馁。安,不奢逸。危,不惊惧。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 “敌军虽众,却不过土鸡瓦狗,我军挥手可灭!” “才智为情绪所害,理智为恐惧所夺,汝有何资格为大将!” 李弘连声道:“儿知错,儿知错矣!” “儿确实年幼,着实无能为大将,还请阿翁教儿!” 看着李弘这般模样,李牧终究不忍心的教导:“令城中将士高唱乡谣亦或是采用他策以进一步撼动敌军士气。” “令熟知周边地形的将领率两千兵马出城为都尉陆高压阵,待到前线战事有变便立刻接引都尉陆高回城休整。” “而后趁代军整军之机,派偏师登城佯做主力,派主力北上配合我军伏兵以最快速度全歼呼格吉勒所部!” “先断敌一指,方才能令敌畏痛而不敢战!” 说话间,李牧扪心自问,究竟是自己的教育水平太过失败还是自己花费在教育孩子上的时间精力太少? 所以李牧言语间皆不是在以主帅的身份下达将令,而是通过举例说明等方法尽可能引领李弘跟着自己的思路去思考,开发李弘的大脑。 李弘用力点头,振奋的说:“令!” “都尉马冲率两千兵马出城为都尉陆高压阵,若战局有变则即刻接引都尉陆高所部回城。” “传令全军高唱……”李弘眼巴巴的看向李牧发问:“阿翁,该唱些什么好?” 李牧:…… 为了充分开动李弘的大脑,李牧并没有给出他心里的最佳方案,而只是随意拣了个不出错的方案举例说明,等着李弘给出更优秀的解法,以给予李弘一定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结果李弘非但要把参考答案直接写到答卷上,甚至还想让李牧给他提供详细步骤? 李牧喝骂:“孺子不可教也!” 说话间,李牧高高举起竹简。 “砰!砰!砰!” 李弘脑袋一矮、一矮又一矮,讪讪的看了脸色铁青的李牧一眼,疯狂开动大脑道:“唱《采薇》何如?” 如果李牧是主帅,他绝对不会采纳这个谏言。 《采薇》虽然不出错,但却也不出彩。 但,李牧冷声道:“汝才是此军主帅!” 李弘好像考了一百分一样连声道:“那就唱《采薇》!” “传本将令,全军高唱《采薇》!” 李牧闭上眼,深深的叹了口气。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传~~ 李鲜右手拎着一根新绳子,左手拎着一根新软木,贴心的上前询问:“阿翁,可要儿将您再绑缚起来?” 李牧:…… 不是李某不会教孩子,你看泊儿成长的多好。 实在是这俩孩子太蠢了! 蠢的李某根本没眼看! 李牧无奈的吩咐:“绑!” “但无须塞口。” 在关键时刻,李牧需要第一时间出言阻止李弘的错误部署。 孩子蠢归蠢,但李牧不能眼睁睁看着孩子把自己蠢死,更不能眼睁睁看着孩子把自己的弟兄、父老、族人全都蠢死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