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免费义务教育-《大宋医相:开局和李清照私定终身》


    第(1/3)页

    范纯礼作为开封知府,手中的掌控着极大的权力。

    得到范正义务教育的方法之后,范纯礼顿时如获至宝,立即开始行动。

    第二日!

    开封府当即在邸报上刊登,准备在开封城内推广全城义务教育的公告,顿时一石激起千层浪!

    “官府开办公学!”

    “六到九岁的男童必须进学,女童自愿,八岁还不进学则被处于罚金。”

    一时之间全城哗然。

    开封城的书生更是一片欢呼,书生本就没有多少谋生的本事,能赚钱的并不多,最好的出路就是给富贵人家当私塾先生。

    然而能够请得起私塾先生的毕竟是少数,很多书生只能靠家里接济,甚至迫不得已只能放下身段做一些力活,来维持生计。

    如今全城义务教育一出,所需的夫子数量暴增,这让很多书生多了一份谋生的手段。

    “范大人一心为民,劝人进学,实乃无上的功绩!”

    开封城中,有开明之人对全城义务教育盛赞不已,大宋文风鼎盛,人人都以求学为荣,当然也有很多人上不起学的学子。

    范纯礼声称要开办公学,让所有的适龄男童全部进学,假以时日,开封府往来无白丁,这将是何等的盛况。

    “范大人在亳州一鸣惊人,在下原本以为已经是其为官的极限了,全城义务教育一出,范大人的政绩必将超越亳州。”

    “不!非但如此,范大人此策一出,在历代开封知府中,恐怕只有包拯包大人和推行医城之方的苏颂苏大人能够和其齐名。”

    ………………

    开封府不乏眼光独到之人,若是范纯礼在开封府推行义务教育成功,其定然能够在青史留名。

    “想要全城男童全部进学,何其难也?”也有人摇头叹息道,此事看似大好事,然而人心难测,再加上公学还需要缴纳束脩,定然会引来很多人不满。

    “进学还管?官府管的太宽了吧!”

    果然,此公告一出,很多底层的百姓纷纷大为不满。

    开封城本就居大不易,很多底层百姓都整天都为了生活而忙碌,很多孩童也跟着一起做工,哪里还愿意再多掏钱让孩子上学。

    “依我看,范大人不过是为了自己的政绩罢了,哪里管我们这些底层的百姓死活。”一个粗衣男子看着自己身边三四个儿子,最大的也不过八岁,这要是全部进学,恐怕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一旁的邻居劝说道:“进学也是一件好事,再说官府开办的公学束脩也不贵,万一你家的儿子聪慧,考上了进士,那岂不是飞黄腾达了。”

    粗衣男子蛮横道:“飞黄腾达不指望了,我家祖坟也没有长那样的蒿子,范正他们日后还要去干苦力,何必浪费钱。”

    大多数人却对进学之事没有太多的抵触,毕竟自己孩子得以蒙学,受益的还是他们。

    然而这些人都是沉默的大多数人,还有一部分百姓,如同粗衣男子一样,不愿意花钱,或者想和赤贫之家一样,想要免费入学,纷纷开始反对义务教育。

    看到这一幕的新党,不由会心一笑,他们对这一幕很是熟悉。

    当年新党推行新法的时候,采用的也都是强制措施,结果引来了一片反对,最终功败垂成,就是因为这样一小部分人的极力诋毁。

    当范纯礼宣布全城义务教育,强制所有适龄的男童进学,新党众人就已经预料到这种情况,果不其然,这一部人再一次站了出来。

    “来人,派人弹劾开封知府范纯礼,说其肆意摊派,激起民怨。”章惇冷笑道。

    当年新党可没少吃这方面的亏,范纯仁兄弟也没少因此弹劾于他,如今他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看范家怎么应对。

    “是!”王棣应声道。

    范纯礼乃是范正的父亲,他从这个全城义务教育中看到了范正的影子,想必定然是出自于范正的邪方,这一次,他倒要看看范正如何解释。

    ……………………

    “义务教育看似大公无私,然而却有一个很大的弊端?”

    旧党内,一众旧党之人也在关注范纯礼的举动,吕大防忽然冷笑道。

    对于全城义务教育的理念,吕大防初闻不由一震。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