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范衙内-《大宋医相:开局和李清照私定终身》


    第(2/3)页

    师爷苦笑道:“大人有所不知,我们的公学束脩不高,很多秀才并不愿意担任公学夫子。”

    范纯礼大手一挥,下人再次匆忙离去,很快又带着范正的回信。

    “那就招举人和童生!”范纯礼神情自若的放下回信,朗声道。

    “啊!”师爷不由脸色一变,招收童生他们还能理解,可是秀才就嫌弃公学夫子的束脩低,举人的身份更加尊贵又岂能愿意担任公学夫子。

    “公学的任务乃是让稚童读书识字,童生足以胜任,至于举人其大多都是外地奔赴开封城参加科举,开封城居大不易,这些举人在开封城每一天都需不小的开支。”

    师爷微微点头,他可是对开封城的物价深有体会。

    “举人担任公学的夫子非但可以为其提供落脚之地,还能获得一定的俸禄,让其可以长期在开封城备考,而公学可以应聘足够的夫子,又可以用举人的名义来吸引学子入学,岂不是两全其美。”范纯礼得意道。

    果然范正的策划下,在开封府强大的资源下,一座座公学在开封城犹如雨后春笋一般,坐落在各个坊市。

    开封城虽然虽然没有长安城犹如韭菜垄一般整齐,但是依旧保留了很多唐朝风格,乃是由很多坊市组成,很多公学皆是建在坊市之中,大大方便了儿童进学。

    再加上公学价格便宜,距离家近,更甚者还有公学竟然有外地的举人担任夫子,立即引起了开封百姓的追捧,纷纷选择将孩童送入公学蒙学。”

    当然也有家庭对缴纳束脩不满!然而面对官府处于罚金的威胁,最终也只能妥协。

    范纯礼制定束脩罚金的时候,参照开封城底层百姓的收入,毕竟学费并不贵,三年的学费加起来并不比罚金多少,再说也是自己的孩子多学几个字,总归没有多少坏处。

    “大不了老子每天多扛几包麻袋!你们三个龟儿子读了公学,日后就不用像老子一样卖苦力了。”粗衣男子看着身后的三个儿子,咬牙切齿道。

    “是!父亲!”三个依次排列的男童兴奋道。

    他们最大的已经九岁,早已经过了蒙学的年纪,按照他们的家庭根本没有余钱去读私塾,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别的儿童进学,如今开封府开办的公学给了他们改变命运的机会。

    开封城文风鼎盛,再加上有天下第一才女李清照横空出世,朝廷下令男女之防的年龄从七岁推迟到九岁,很多家庭在男童蒙学的时候,顺便也将适龄的女童送来,正好可以有个照应。

    见到有女童入学,不少开明家庭也纷纷将女儿送到了公学,他们虽然不求女子考取功名,然而识字算数,日后嫁个人家也能操持家事。

    一时之间,大量的适龄儿童涌入公学,并未出现大量百姓反对的现象。范纯礼的全城义务教育大获成功。

    范纯礼惊讶的发现,除了最开始的公学教室的投入之外,官府几乎不用再花费多少钱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