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姬昌:“鹿三,你能听懂他们说什么吗?” 车夫鹿三摇了摇头,道:“主公您都听不懂,属下更听不懂了。” 姬昌拦住了一位乡民:“请问老丈何为乡塾?” “你是外乡人吧,乡塾都不知道?” “一时半会跟你也说不清楚,跟着俺们去看一看吧。” 周围的村民向他投来了鄙视的目光。 姬昌心里正有此意,正要上车却发现路上早已挤满了人,便弃车先走一步,命车夫在乡邑出口处等着他们。 一行人走了一刻钟,终于来到了附近的乡邑。 看到这处乡邑之后,姬昌愣了。 这里确定是山野乡邑吗? 家家户户都是豪门大院,放眼望去足有几百栋,矗立在眼前平整的土地上。 这些院落前方,有小桥流水,有花草树木,还有一些古怪的器具。 许多老人和孩子,正在上面玩耍嬉戏。 这里都算乡郊,西岐岂不是地狱? “这里是洞天福地吗?” 姬昌傻眼了。 “什么洞天福地,这里是东阳邑。外地人真没见识……” 这时。 一个村妇从姬昌边上走过,瞥了他一眼,笑的花枝乱颤,捂住了嘴。 姬昌顿时羞的满面通红。 “夫子来了!” 这时。 乡邑入口的宽敞之地,一辆马车驶来。 马车上走下一个抱着一沓冀州纸的老者。 老者命人摆下一个桌子,喊道: “各位不用着急,公子扩建了东阳邑乡塾,所有的孩子都有机会入学。” 他话音落下。 乡民欢呼一片,无不再称赞苏长青,几乎将其夸成了圣人。 听到这些赞美声,姬昌心里愧疚。 他觉得自己和苏长青一比,连个半个圣人都算不上。 姬昌站在远处听那夫子说了一个时辰,终于明白乡塾为何物。 乡塾原来是冀州为乡邑村民盖的一处书院里的内设学堂,如同冀州学宫一样,专为乡邑村民的子嗣提供教化之道。 这座学院便是东阳邑书院。 书院中有乡塾、乡学、学院三级。 乡塾为幼童启蒙之地,乡学则为少年读书之所,学院则为成人进修之地。 乡学和学院的学子出师之后,表现优异者,便有机会去冀州学宫。 而且。 十岁以下的孩子,入学还免除学钱。 听夫子的意思,立下这个规定是为了让乡民早日将孩子送来乡塾,不耽误启蒙教化。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