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承谢婉若篇-《另谋高嫁:这侯府夫人我不做了!》


    第(2/3)页

    聊过家常,郁承又关问起郁晧临的课业,对于郁晧临提出的问题,悉心解答。

    一晃眼小半日过去,两人该离宫回莫愁居了。

    临走前,郁承去看了眼郁晧言兄妹。

    谢婉若没有阻拦,也没有不悦,只默默的等着郁承,一起回家。

    日子一天天过去,夏去秋来,冬雪飘飞,转眼到了年底。

    今年的冬天格外冷,已下了好几场雪,除夕这日积雪未化又下了起来。

    郁承和谢婉若到宫中赴团年宴,在东宫小住了几日。

    这期间,几个孩子都回到了东宫,围在郁承膝下承欢。

    谢婉若一视同仁,未曾苛待郁晧言兄妹,给所有人的红包都是一样的。

    然随着年岁增长,加之身边人的提醒告知,郁晧言兄妹明白了许多,深知自己的母妃是罪人,不敢似其他兄弟姐妹那般随性肆意,有些怯懦畏缩。

    郁承看在眼里,怅然沉叹。

    非是他薄待他们兄妹,而是世态炎凉,他也无法时时护着他们。一生很长,他们总要自己面对。

    罢了,只要他们能平安无虞的过一生,也足够了。

    人不能太贪心,不能什么都要。

    母债子偿,他也一样无可避免。

    过完年,郁承和谢婉若离宫回了莫愁居,继续平淡又安宁的生活。

    寒冬过去,冰雪消融,上元节这日郁晧临出宫来了莫愁居。

    “父亲,母亲。”在宫外,郁晧临改了称呼。

    “晧临来了,快过来帮忙。”谢婉若招手唤他。

    郁晧临走近,看着满桌的纸张竹篾疑惑不解,“这是在做什么?”

    “做灯笼。”谢婉若笑道:“今日是上元灯节,我和你父亲打算将院子挂满。”

    郁晧临不解,“外面没有灯笼卖吗?”

    打下手的映蓉道:“自是有的,但夫人说买来的无趣,自己做才有意义。”

    于是郁承便陪着她,亲自动手做起了灯笼。

    “过来,我教你。”郁承让郁晧临坐到他身旁,手把手教他用竹篾做成各种形状的框架,再糊上彩纸,交由谢婉若绘画写字。

    郁晧临觉得这事儿委实是浪费时间,但一边做一边闲话,又觉十分……欢喜。

    真是奇怪又矛盾的感觉。

    “晧临喜欢什么图样?”谢婉若握着笔问。

    郁晧临道:“随便,都行。”

    谢婉若闻言抬头看他,“你这孩子,怎的这般无趣,将来可怎么讨媳妇欢心。”

    郁晧言面皮一红,羞窘道:“儿子才十三岁,离娶妻还早着呢。”

    谢婉若打趣道:“没几年了,得提前学会才行,否则将来遇到心仪之人,再后悔就晚了。”

    郁晧临听的头大,只得向郁承求救,“父亲,快管管母亲。”

    郁承刷着浆糊道:“你母亲说的是,得早些学。”

    郁晧临本想争辩几句,但一看郁承熟练的动作,以及妥帖的言语,哄得谢婉若眉开眼笑,他陡然沉默。

    算了,大过节的,又难得出宫一趟,且顺着些吧。

    不就是做灯笼说好听话吗?有什么难的。

    “这只糊歪了,形状也丑得很,谁做的?”谢婉若拿起一只做的歪歪扭扭的灯笼问。

    郁承瞥了谢婉若手上的灯笼一眼没说话。

    “我……”郁晧临弱弱出声。

    “用心些,跟着你父亲好好学。”谢婉若嘱咐完仔细端详,根据灯笼的形状绘画,尽全力补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