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山川书院。 “...老爷已经将铺子空了出来,刘安现在正按着张娘子的吩咐在重新布置。三叔便要我来问问,那边是不是也派个人手过去。” 曹林垂首立在袁甫跟前,他所说的三叔便是京城来的袁家大管事曹原。 袁甫调曹原回来,为的是打通外头各府州的销路,至于铺子本身的买卖倒显得微末了,因此并不在意。 “他自己看着办就行了,外头的事叫他抓紧些。” “是。”曹林应道。 比起经略外头的营生,袁甫更关心村子里那几间作坊。 “曹盛曹茂那儿怎么样了?” “新作坊盖得差不多,现在是牛婶子在里头主事,她经手惯了的比老三老四要熟悉。曹盛领了几个作坊二百余人的差遣调教,曹茂目前则管着几个作坊的各种用料食材。” 袁甫点点头,接着问。 “中间可还顺利?听严主簿的话似乎有村子眼红新作坊又盖在了下河村,可有此事?” 曹林想了想说。 “时常有人来围观,倒不曾真的捣乱。” 袁甫背过身走到窗边,手指轻轻叩击在窗沿上,发出“笃笃”的细微声响。 “作坊的种种好处是人为的给予,有些人倒当成是自己应得的了。” 说罢回过身来嘱咐道。 “你回去带个口信给严主簿,以后再建新作坊不该雇的人一个也别放进去。” 曹林得了口令见袁甫不再有别的吩咐便退了出去。 袁甫立在窗前,望着隔壁秀晴曾出现过的那方小院,放松神思。 刚认识她时,不过是个在集市摆摊的小娘子罢了。而后开了个面馆铺子不过一年,便接二连三盖起作坊。 从孱弱得需要人搀扶,然后步子迈得越来越大,现在竟是要跑起来了。 想到此,袁甫蓄起短须的下颌露出了些许笑意来。 自己也该加把劲才是。袁甫抬手将桌案上来自各个书院邀学的书信扫到一边,卷起书册批注起来。 清榆县,袁府。 秀晴将拟好的零嘴单子递给了袁厢礼过目,在袁厢礼的下首还坐着个一脸和气的中年男子,脸上不笑似也带了三分笑的模样。 “这是之前京中的管事,曹原。一直都在外头跑,今儿好不容易在县里,便叫他也来见见你。” 曹原面上十分恭谨,心里却有些吃惊。 自己在京中做到了大管事之职,多少有几分薄面。 先前袁甫叫他回来经营‘四色酱’他就有些奇怪,虽然如今‘四色酱’在邯州卖得极好,但这都是后来的事了,为什么袁甫一开始就笃定了这份买卖呢? 今儿也见识了太爷对那家的态度,不是叫人来见他,竟是要他来见人。 曹原暗自打量着坐在袁厢礼对面的那个女子。 秀晴与袁家的管事见过礼,心中也颇有些好奇这位管事的手段,但经略外头的买卖毕竟是袁家的事,便转头说起老丈手中的单子来。 “四味牛肉干、粉彩棉花糖、蜜渍肉脯、香酥肉松、盐渍梅子、盐渍桃子、江米条、京果。便就这八样了。” 袁厢礼听着秀晴介绍,一边嘱咐起曹原来。 “你也听着,日后这些吃食若是能走四色酱的路子卖到各处,也少费你许多心思。” 曹原点点头,道。 “不知娘子所说的这些个新鲜吃食,都是些什么东西,能否叫在下长长眼?” 袁厢礼的书房还有一些没有吃完,唤了刘安去取了来。 待刘安将纸包在曹原跟前一个一个打开,曹原没想到这些零嘴吃食自己竟一个都没见过。 袁厢礼笑看着曹原眼睛在几个纸包之间打转,对秀晴说道。 “要我说,这牛肉干和肉脯肉松多做些,下酒是顶好的。” 秀晴却想起张节对他说的,袁甫爱吃甜食。 ‘爷孙俩倒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秀晴悄悄想着嘴上道。 “可小女娘们却是极爱吃甜的,面馆里那几个如今一得闲就能摸出个梅子桃肉来。” 袁厢礼是极爱吃肉的,闻言望向曹原。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