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紫铜火锅川白肉-《徐徐诱之》


    第(3/3)页

    包不屈说:“女孩子想升学,就是好事,趁着年轻,多读书多见世面,以后才不会后悔,不会留遗憾。”他抛砖引玉了半天,还不是就想问问奉九的意思?所以眼光一转,自然而然地问:“唐小姐呢?”

    奉九毫不扭捏地说:“我打算去留学,已托人发了几份留学申请,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拿到录取通知书了。”

    包不屈一怔,宁铮不动声色地打量着奉九。

    “奉九的理想一直就是出国留学。”秀薇知根知底地说。

    “对啊,奉九一直做着出国留学的打算,她的英文好极了,都羡慕死我们这些人了。哎呀,薇薇,你说我们参加入学考试,英文能不能就考个四五十分啊。”郑漓想起了大学入学考试,不禁有点犯愁了。

    民国时期直到一九三八年,才出现全国统一的大学入学考试,而这个时候则是各考各的。为了保险起见,赶考的学生们不得不奔波在路上,考它个三五所大学也很常见。

    秀薇别的科目都很优秀,就是英文差了点,她哼哼唧唧地说:“还四五十分,我看我连三四十分都到不了。”两个英语学渣对着犯愁,奉九看不下去了,“你们两个家伙,让你们好好背课文,就是不听,只要把课文背下来,再去套中文,不就出来了?”

    “站着说话不腰疼!”郑漓怒了,“我还教你背物理题呢,不也是去套么?怎么套不上啊?怎么还那么差呀,啊?!”

    “就是!收拾她!”两个小姑娘又扑上去,对着物理学渣奉九一顿挠,奉九黄莺出谷般快活地叫着饶命,这次,对面的两个男子都没有笑,表情都有点沉默。

    三个姑娘闹够了,这才又想起对面还有人,只好再一次装起矜持来。

    宁铮迅速浮出一个笑,“你们感情真好,让我回想起了我的学生时代。来,再吃点菜。”

    包不屈好象想明白了什么事儿,神情又兴奋起来,和大家笑着、谈着,最后,大家以茶代酒,共同举杯,尽兴而归。

    宁诤坚持饭后要送女士们回家,奉九她们只得从命,而不是打电话让家里来接。

    五个谈笑甚欢的年轻人一起上了宁铮的汽车,宁铮挨个把女孩子们送回了家。

    最后送的是奉九,包不屈下了车,目送着奉九进了武陵园的西角门,奉九冲他和倚在车门处的宁诤招了招手,嫣然一笑,身后那根油松辫子一甩,人就消失不见了。

    包不屈兴奋地冲着宁诤走过来,“太好了!居然是唐老爷子的掌珠,他们家跟我们包家可是有不少生意上的往来呢。怎么样?我看上的姑娘如何?”

    宁诤闲闲地点起一棵烟,半天没说话。包不屈有点奇怪:“怎么回事儿?给点意见啊。”

    宁诤抽了几口烟,眼睛眯起来,静静地看着奉九刚进去的西角门。包不屈脸一沉,上下扫了宁诤几眼:“你别告诉我……”

    “是。”宁诤斩钉截铁。

    包不屈的脸色都变了:“嘿你小子,你可是有婚约的人!而且……等等!你没过门的太太不就是唐府二房也就是唐老爷子的大女儿么,这么说来,也就是唐奉九的姐姐了?你在想什么?!还想着‘娥皇女英’不成?”

    宁诤皱了皱眉,好像才想起自己另有门婚约似的:“这也算个事儿?我一直想着要解除婚约。”

    “然后呢?”包不屈尖锐地问:“人家唐府跟你解除大女儿的婚约,再把二女儿嫁给你?这可能么?”

    “只要我想,就能。”宁诤低声说。

    “……瑞卿,我好不容易二十二年来头一次怦然心动,你,你就别跟我抢了吧?”

    虽刚才说到了两家即使顺利解除婚约再另定一门亲事的难度,但包不屈也知道宁诤作为奉天坐地户和东三省主人的巨大实力,他想做点什么,还是比自己有优势,即使包家也是全国数得着的名商巨贾。

    宁诤缓缓呼出一口气,一个圆圆的烟圈儿飘了出来,慢慢消散在空气里,“这话我也想跟你说。”

    包不屈二话不说,上了车,抱着双臂:“开车吧,我们都冷静冷静再说。”

    到了回回营的包家公馆外,包不屈下了车,不死心地转头问:“瑞卿,你这次回来,是要接手你父亲的军队的,人唐奉九是要出国读书的……你能行么你?”

    宁铮没接话。他自顾自接着说:“我家里是无所谓的,只要我想,就可以自由自在地想干嘛干嘛,如果唐小姐能看得上我,我就陪她去国外读书……”

    宁诤心平气和地打断了他:“我们各凭本事,好么?”

    包不屈回望着他,半晌才说:“……好。”

    宁铮转头看了他一眼,简单说了声“再会”,一踩油门绝尘而去。

    包不屈重重地叹了口气——从未想过,这种二男争一女的荒唐三角恋居然会发生在自己和最好的朋友身上。

    他心烦意乱地抽出一根烟,点上,抽了起来。奉天的三月照样很冷,可他的心里像是有火在烧,他静静地绕着公馆走了一圈儿又一圈,浑然不觉有什么冷意。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