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有这般利器,何愁这个小亚细亚拿不下来。” 杨遂是个低级武官,前些天刚刚奉命南下,成为了级别比他还低的李宁的下属。 国朝制度,小大相制,尤其在武将序列当中,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并不稀奇。 更何况京中禁军,早有传言说这位李宁是陛下的亲信。 这也没什么好怀疑的,按照庞籍与当今天子的关系,他身边的人成为皇帝的亲信实属平常。 也正因为此,杨遂选择相信李宁的判断。 甚至他在李宁的行为上也很下功夫,虽然这学问被人讽刺为西学,但对于武夫来说,能打仗,能获胜就是好学问。 只是同样对于武夫来讲,学习这种事情,尤其在人到中年的时候才去,未免有些太过困难。 最最倒霉的是,近些天来,他们了解小亚新亚的过程大部分都在行军结束后的夜校里。 夜校,这个新中国成立之后,为了抓紧时间迅速提高国民素质而出现的产物,如今也出现在了皇宋帝国,而且还成为了时代新宠。 由于消禁制度并不像唐朝那么严厉,所以皇宋帝国的夜校教育有着先天的优势。 巧合的是。在泉州这个充满了海外气息的城市里,打翻既有的传统,似乎也不是个伤天害理的巨大忌讳。 所以,杨遂最近在属相们面前最经常念叨的,就是他从夜校里带回来的那些见闻。 不过以前说起的种种,都是他挑那些有意思的才和士兵们说,因为没意思的没人愿意听,但今天的这句话却是昨天放学之后,伯雅先生亲自交代过的。 既然是先生交代的,那自然要回来宣传一下,也好让士兵们知道他们皇宋帝国的军队,不只有一股的蛮力。 “指挥说的对,俺听说张十将那伙人,当时就在火药包的落点附近那一声惊天动地的响声,直接把老张吹沟里去了。” “真的假的?我还以为那玩意儿就是响声大,没什么真本事呢。” “你可拉倒吧,俺小时候可被药发傀儡伤着过。后来俺爹都不敢带俺去汴京闹花灯了。” “哈哈哈……” “你们可别笑,这玩意儿除了响声之外,还能产生一种巨大的……叫什么来着?” “气浪……”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