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郎君,此事得审慎而为。” 一个和尚夹着嗓子,嚎叫起来: “我为前生造业,广杀猪羊,善事都总不修,终日咨情为恶。 那当什么官? 而你一个四品官所捐,竟不如五品官多,莫非不孝顺? 不孝! 而朝廷非但没有下旨训斥追责,反倒是听之任之,李义府早就死去的祖父再葬那天,王公大臣纷纷送钱送物,为其添置陪葬品,车队排了七十里,从长安灞桥排到三原县。 不高不低,正正好。 什么叫降维打击? 要知道,不止佛门,很多道士也借此大发横财,要是把两教高人、朝廷百官全部得罪齐…… 说实话,孟凡还是比较好奇佛家这个外来户到底会怎么搞,一缕神魂飞上高空俯瞰,看到了很多贡物堆,比如幡、灯烛、衣裳、水果、点心、素菜之类,悉数装入一个个大盆。 这里面水很深。 此外,二圣本人还带头…… 俗讲,听名字就知道,肯定是怎么俗怎么来,用后世的话说: 过去在港岛世界,跟那位圆通大师闲谈时聊过,一个约莫在南北朝形成的音译词,本意为倒悬,指鬼魂在阴间受苦煎熬的苦痛感觉。 倾家荡产去埋葬尸骸,那才是不孝,只会吸引盗墓贼惦记,让丧天良的小人从中得利! 左手边,因为道法作用,李令月并未听到两人的议论,此刻正在寺院内蹦蹦跳跳,看起来格外活泼。 而僧人也不太讲究。 至于真饿死了…… 百姓连书本都难以见到,遇到一帮和尚登台演戏,说学逗唱念做打,再配合粗陋的幻术,很容易就能唬住人。 大雄宝殿之前,一座院落之中,已经早早挤满了百姓,前排的席地而坐,后排站着挤着,摇着扇子扶着树,个个喜笑颜开,真有种准备看猴戏的架势。 简单的散句不见得有多押韵,僧众闭着眼睛拖长了腔调摇头晃脑,然后更俗的桥段出现。 接地气。 嗯……总感觉有种骗吃骗喝的意味在,但存有仙佛的世界,和尚们应当是收钱办事的,至少孟凡面前这家寺庙,法眼确实有看到有佛陀虚影在享受香火。 皇家气派不同于常人,装供奉的大盆子金镶点翠,铸造装饰再加上里面供奉的珍宝果,少说得费百万钱。 当来到一座恢宏气派的寺庙门前,一行三人遇到了浩荡“送盆官人”。 若有心人跑去太常寺查证,答案是绝无此人,可象征身份的告身却又真得不能再真,户部连相关档案都有。 上官婉儿好奇道。 孟凡回答。 “好秃驴,大雄宝殿前戏弄百姓。” “放心吧,我心里有数。” 堂堂县令呐,本该为治下百姓谋福祉,结果去抱权臣臭脚,把自己累死了! 孟凡气极反笑,目光不由投向殿内的佛祖金身,仿佛再问: 伱这些徒子徒孙就是这么弘扬佛法,还要点面皮吗? 寺庙竟成了圈钱的戏园子,怪不得后世宋真宗要打击和尚的三俗! 不是黑寺庙,唐朝他们确实这么搞,广开俗讲圈钱,以至于唐宣宗的女儿都跑去寺庙看和尚唱戏,哪怕小叔子卧病在床也不照顾,因此,直接被皇帝召回宫内痛骂一顿。等到了北宋年间,真宗已经无法忍受了,下旨命令和尚们终止这种三俗的演艺事业。 ps.今天一看,实属回归老本行了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