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天生美玉-《我欲扬明》
第(2/3)页
略一沉‘吟’,雪斋禅师缓缓地说:“既然你曾学习过《四书》、《五经》,那么,明国上古圣贤之师孔子和他的弟子子贡,想必你都知道了?”
“是。孔子为万世师表,子贡是其得意‘门’徒。”
“对。”雪斋禅师问道:“孔子所著《论语》上说,有一日子贡问孔子,何谓大治。孔子答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你记得吗?”
松平竹千代以为雪斋禅师在考究自己的学问,便回答道:“记得。大师所提到的这一节,语出《论语》《先进》篇。”
“对这三个条件,你怎么看?”
松平竹千代答道:“食以果腹,兵以卫国,信以立身安国。”
雪斋禅师眼中再度泛起光芒,却没有刚才那样‘阴’冷,问道:“能不能把你的看法说的详细一点?”
象是被国子监的司业、五经博士等师傅们考察课业一样,松平竹千代肃整了面容,侃侃而谈:“食物乃是生存之本,无论君臣百姓,概莫能外。强敌环视,无充足甲兵不足以自立自安,更遑论大治。至于信义,乃是人的立身之本。惟有君臣之间、百姓之间相互信任,方能齐心协力,共致太平。若无信义,便会相互猜忌、相互争斗,国家最终也一定会崩溃。”
雪斋禅师微微颌首,继续问道:“子贡问道,若是三者不可兼得,不得不舍弃其中一项,该舍弃哪一项,圣人如何作答?”
松平竹千代答道:“曰:去兵。”
“对于圣人的这个回答,你如何看?”
松平竹千代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我赞同圣人的看法。”
雪斋禅师大感意外,因为松平竹千代虽说受教于明国,毕竟出身于武士之家,打从娘胎起,就受到武士道的熏陶;而当今曰本正逢战国‘乱’世,一般之人肯定以为武备第一,出身一方领主、大名之家的松平竹千代应该知道,对他和他的家族冈崎松平氏来说,武备就是一切,更胜于一切,没有充足的武力,不要说是问鼎天下、成就一番丰功伟业,连自己的领民乃至妻儿老小都无法保全。而且,他方才也说过“强敌环视,无充足甲兵不足以自立自安,更遑论大治”,怎么会如此坚定地认为孔子的说法是对的?难道他在明国学习日久,就成了明国那些唯圣贤之言为是的迂腐书生?
深深地凝视着松平竹千代,雪斋禅师问道:“食、兵、信三者之中,为什么先要舍弃兵?”
大概是因为明国的师傅们从来没有象眼前这位雪斋禅师一样质疑过圣贤之师的说法,松平竹千代也就从来没有被人这样问过“为什么”,这一次,他没有即刻作答,皱着眉头想了一想,这才说道:“竹千代认为,食、兵、信三者之中,兵为最轻。人没有食物无法生存,但扔掉了枪依然可以活下去……”
雪斋禅师微微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子贡又问,如果在剩下的食、信二者之中,还要舍弃一项,该舍弃什么?孔子是怎么说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