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7撤退(中)-《理想年代》
第(3/3)页
他忙又笑道:“这更不是一朝一夕可速成,日本陆军也几代人,几十年的建设。中国欲成立极端新式之国防军,虽说小,但也必须从军事教育的加强起。需要创立了步兵、炮兵、工兵、辎重兵、通信兵等学校。而在教学上,又不摈弃了传统地日式成法,如果采纳“专在切合战用之实地工作”地德国典范令。才能培养大量的人才,陆军的合成化也才能有较大的展。新型的炮兵、航空兵、骑兵部队初见雏形。大量的特种兵器材也被列入采购计划。这个的整军建军计划,大大充实了中国的国防力量,需要的不知道是几十年才能完成……”
李想听了,突然想起德国国防军之父塞克特明确的给蒋光头国民政府提出了中国建军的三项中心思想,其一军队为统治权之基础。第二、军队之威力,在于素质之优良。再者。军队之作战潜能,基于军官团教育之培养。
根据塞克特提出的建军的三项中心思想,国民政府先必须认识到的就是军事强权在国家政治中地巨大作用。所谓“坚强的、一心一德的领导”便是这种建军思想和方针的主题。因为塞克特认为只有一元化的领导才能够对涉及经济、财政,先是民众教育与宣传等每一项国家措施加以通盘考虑。而这一点让崇尚铁腕的蒋光头很是觉得受用。
李想沉着脸道:“以有限的物力财力,先建立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小型核心示范武装――模范军。先编成八个师。然后扩展到十八个师,最终再分批分期完成全国六十个师地整编。中国有这样六十个师的精锐常备军就足以应付各种军事需要状况了,”又笑着对曾高道:“模范军虽然规模很小,但却将之建立成了一个编制健全、结构森严的小型浓缩版,可以说这其中每一点的安排都极近完善与充实。一旦时机成熟,这个小型浓缩版的革命军陆军便可无限制地扩充。因为将这个革命军陆军打造得极其精锐充实。每个士兵都训练成为了可领导和指挥作战的基础骨干,每个军官则被培养成了未来地军事统帅。这样。也就等于是充分的建立起了革命军陆军的骨干架构,一旦需要,便可以直接扩充成一支规模庞大、战斗素养极高的战斗部队。”
曾高心里一突,这话说得太让人心动:“这就是一支未来的中国国防军!”
“北洋军开始撤退啦!”李想正要去吃个晚饭,忽然听到屋外有人洪亮地叫了一声,宋缺一身军装整整齐齐,大檐帽端端正正,大步走进来,一脚踩下去,马刺拖在青砖地板上直冒火星,“北洋军开始撤退啦!”
这一天,战事平静。北洋军撤军的决定太出人意料,以至于李想在接到北洋军撤退的报告后,竟不敢相信这是事实。他还等着在汉口郊区与对手一决高下呢。
(光景:兄弟很努力更新,奈何红票不努力上涨,今天就只能遗憾的两更啦)
第(3/3)页